9月29日,國家能源集團河北公司衡豐電廠入爐煤煤質在線分析系統歷時50天完成安裝和聯調聯試正式投運,有效提升企業燃料管理智能化水平,為發電機組安全運行和精益摻燒降本增效提供有力支持。
近年來,該廠從煤炭市場采購低熱值經濟煤種作為大礦長協煤的有效補充,結合機組運行需要實施多煤種“高低”搭配、比例摻燒方案。而經濟煤種由于其復雜多變的煤質特性,摻燒過程中極易造成入爐煤煤質大幅波動,不但給鍋爐穩定運行帶來安全隱患,同時,還存在“引發”超標排放的潛在環保風險。
經過兩年來有針對性的調研和適配方案比較,該廠啟動在輸煤系統安裝次紅外線入爐煤煤質在線分析系統技改工程。燃料、電氣、熱控等各專業員工和廠家技術人員通力協作,克服輸煤廊道高溫濕熱的環境條件,利用機組上煤間歇,優化工期工序,高標準完成在線分析儀、就地檢測探頭以及控制、傳輸系統的軟、硬件升級和安裝調試。
該入爐煤煤質在線分析系統用次紅外線作為檢測介質,測定煤炭成份不需要采樣、制樣,整個裝置在工作中和煤炭不接觸,可實時在線預測煤炭灰熔點,僅50毫秒就能同時測定煤炭的水分、灰分、揮發分、含碳量、全硫和發熱量六大成份。入爐煤煤質測定實現由手動變自動,離線變在線,事后變實時,一舉解決該廠多年來入爐煤人工化驗數據滯后、無法實時指導摻燒的短板不足。測定后的數據與集控室實時共享,值班員可第一時間掌握入爐煤實測值與目標值的偏差,并及時進行煤種結構和用量調整,達成爐外精準配煤,在保證鍋爐安全環保運行前提下,借力現代科技手段加大經濟煤種摻燒比例,為企業深度挖潛增效。